2021年4月23日,以“见证信任的力量”为主题的2021年信任互联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邀请相关领导、业内资深专家、行业专家、媒体等500余名与会嘉宾,围绕密码技术、网络信任、数据安全等热点话题,深入分析网络信任体系内涵及网络信任体系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此外,在会上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数字认证四方共同签署网络信任体系共建合作协议。
2021年信任互联大会由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北京市密码管理局指导,北京数字认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数字认证)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数据保护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系国内首届聚焦网络信任领域的盛会。
见证信任的力量,聚焦安全
时下,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网络安全牵一发动全身,深刻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安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其中,构建完善的网络可信体系成为维护网络安全至关重要的一环。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高林在致辞中表示:“截止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89亿占全球网民五分之一左右,构成全球最大的数字社会。网络可信体系建设对于维护网络安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智慧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的发言中,国家密码管理局副局长何良生从网络信任技术、管理和服务三方面支撑密码是构建网络体系基石的观点。何良生指出:“基于现代密码技术的数字认证技术是最安全、最有效、最经济、最可靠的技术手段;依据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网络信任基础设施达成的网络信任管理,其核心依托和载体是密码管理。”他希望加快数字信任管理和服务标准建设,面向未来发展需求,推动密码技术在网络信任体系中的基础性、原创性、前瞻性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为构建与支撑可信身份为核心的现代数字信任基础设施提供坚实支撑!
北京市密码管理局副局长王站立谈到:“一直以来北京市密码管理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依托全市资源优势,努力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网络安全和密码产业体系。”未来,北京市密码管理局将继续聚焦密码生态建设、加速密码技术创新和融合发展,及加强监管,为网络信任体系提供政策指导与保障。
专家齐聚,论道安全
大会围绕“见证信任的力量”,与会专家从可信计算、健康中国、教育、信息基础,以及政务、医疗、银行等角度出发,分享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从可信计算角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登国指出由“两大方法基础、三大信任核心、四大关键技术”构成的可信计算技术体系。他表示:“密码学方法主要保证可信,形式化方法分析验证安全,二者构成可信计算体系的两大方法基础,物理层信任根、系统层隔离执行、网络层远程证明等形成三大信任核心,安全启动技术、可信执行环境技术、度量与证明技术、可信存储技术构成四大关键技术。”
从健康中国角度,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指出信息化在疫情研判、精准防控以及创新诊疗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加强隐私保护,确保医疗质量和数据安全应从执行网络安全法和密码法、落实安全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加强保护力度、顺应新技术发展加强商用密码推广应用五个重点方向,全面落实网络安全保障建设。
从网络等级保护角度,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十八处处长祝国邦带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工作介绍》的分享,他指出信任体系建设并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从法律政策、标准等方面统筹推进。尤其信任体系建设相关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必须确保安全。
从教育行业角度,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处长张鹏分享了教育行业信息化和密码应用发展趋势,他指出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更是教育现代化重要引擎,目前,教育信息化进入了深化应用阶段,也就是教育信息化2.0阶段。融合创新、智能引领成为这阶段的关键所在,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变革内升变革。紧接着,张鹏先生分享,教育行业密码体系建设重点工作有三个方向:一是构建基于国密算法的密码基础支撑体系;二是加强教育数据安全保障能力,重点保护师生家长隐私信息;三是以电子证照为切入点全面深化密码技术应用。
从信息基础设施角度,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阐述了密码技术在支撑网络空间信任建立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通信领域、工业互联网领域密码应用实践进行了现状分析。他指出作为信任的关键环节,密码学在身份健全认证、保密通信领域结合密码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手段,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数字认证角度,数字认证总经理林雪焰阐述《数字信任,驱动价值创新的未来》,他表示,数字信任是网络空间建设的基石,也是各行各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自身业务价值创新的驱动力。
产学研联合,共建网络信任体系
打造一个健康成长的信任互联体系,需要产业界上下去积极推动网络信任应用和创新发展,也需要产学研各环节的协作和努力。为此,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信通院云大所、数字认证四方共同签署网络信任体系共建合作协议。
在该协议下,数字认证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数据保护研究中心” ,与武汉大学成立“数字信任联合实验室”, 还同中国信通院云大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四方将继续围绕网络信任前沿应用领域深入开展创新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合力构建一个覆盖理论、算法、技术、产品、服务、人才的网络信任完整链条,从容助力国家密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此外,2021年信任互联大会还邀请了政务、金融、医疗、教育、企业等多个领域的行业专家到场,分享他们如何基于网络信任及密码技术实现数字化成功转型,为更多同行提速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参考。
写在最后
时下,网络安全深刻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安全,也深刻影响着不断进化的数字世界。信任是维护网络空间秩序、保证数字经济繁荣和社会未定的基础性、关键性环节。这次信任互联大会,是国内首届聚焦网络信任领域的省会,让业界充分聚焦网络信任的构建,最终赋能数字经济的发展。